您好,歡迎蒞臨核心轉化心理網,您可以將文字轉換為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

界限

文/丁美月 核心轉化

界限代表一個人容許接觸的範圍,其中包含觀念、價值、身體、習慣、表達。了解自我及洞察別人的界限是很重要的。

有一位大公司的單身女性主管,擔任新計劃的項目經理人,任職半年之後,為了推動新計劃,必須不斷跟各部門的主管開會,有一天晚上,她在家裡,突然接到有一個部門男性主管來電,說要到她家討論新計劃事宜,並且要請她喝酒,當時她心想,她又不會喝酒,況且新計劃可以在公司討論,不用到她家裡,一開始她婉拒了!然而這一位男性主管一再勸說,須見面請教新計劃事宜,後來,就不設心防,勉強答應,當這一位男性主管到這一位女性主管單身住處的公寓,真得就帶一瓶酒,不斷勸說,要輕鬆一點!這位女性主管,才勉強喝了一小口之後,她完全進入昏迷狀態,醒過來時竟發現自己被強暴了。

這位女性主管因為渴望表示友好和信任而否決天生本能升起的警告,使她遭受到強暴犯的欺騙及操縱,當遇到危險時,我們的情感會立刻發動警鈴,如果感到不對勁、不舒服的感覺,可以留意對方這些感官的訊號,例如:聲音語調高低大小、與說話並不相稱的一段話、臉部表情、掛在嘴角卻沒有顯露在眼裡的微笑、手臂環繞肩膀、對方是否能直視你?還是避免注視你?看進別人的眼睛?所有這些潛在的危險徵兆,情感腦都會在理智腦之前先行處理,所以,我們常常在未找到理性原因之前,莫名感到懊惱、害怕、或危險,當然情感腦有時也會反應過度,察覺莫虛有的威脅,例如:樓梯傳來腳步聲,就引起一場大恐慌。

當我們發現不對勁、不舒服的感覺升起,可以放慢腳步,留意天生的本能,讓理智腦評估對方的品格及動機,準確詮釋對方的意圖和行動,安靜而深刻拿捏別人的品格,親近真心的人,防範那些只想佔便宜的人,引導我們保持安全。
不恰當的性行為、肢體暴力、語言暴力是侵犯他人的界限,性侵犯者及施暴者通常是界限功能不健全的人。被性虐待者其感覺與反應是複雜的,被性虐待者通常把界限退縮到更接近自身,讓自己和身體分離,以為身體背叛他們,他們會創造出神話,認為真實我是不值得被人欣賞,因而認定自己是沒有價值,所以,他們絕不在任何人面前呈現自己,生怕別人發現自己的偽裝。他們會盡一切力量來控制自己和他人,然後將自我囚禁起來,築起一道牆,此時「自我憐惜」和「自我接納」是很好的方法,可以提升自我價值和自我肯定的經驗,重新發現自己,並且以自我負責態度來認同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透過照顧別人或依賴別人來界定自己的價值,重新拆除牆,再度回到最初柔軟的界限。

我們與生俱來都有一個企圖表達個人特有的「自我」,初生時,「自我」是潛在,像一個柔軟的變形蟲,這種自我經驗的感覺與母親是渾然一體,嬰兒把外在環境及物體看成是自己的延伸,而不是分離的實體,母親是他提供食物和舒適的來源。大約在滿三歲時,嬰兒才覺察到原來父母和自己是分開的不同個體,自我逐漸孕育而成,個人界限才逐漸明顯,父母對待兒童的態度,在兒童界限的養成,有很大的影響,嬰兒(或任何人)受到刺激而進入接觸的愉悅感,界限會擴展,擴展體驗新事物(或新經驗),嬰兒(或任何人)感到不安全或不舒服或緊張,界限就會退縮,退縮回到自己熟悉、安全的小空間,在沒有受到威脅之下,這種「擴展/緊縮」的界限,像是波浪式行為交替。

一個優質父母,對孩子是保有自己的界限,不會讓小孩每次任性地予以予求,小孩就能發展出更完整的自我概念,從自戀及自我封閉世界走出來,意識到他人的存在,學會自己和他人關係中界定自己,也開始學會自我負責的能力,並尊重他人的界限。

如果父母沒有堅持自己的個體性及界限,小孩的「不負責任」行為、「照顧我」態度、「給我」價值觀、「我該有」權利、「理所當然」模式,這個世界都在虧欠他,這個世界好像是他的「僕人」,永遠扮演「受害者」,父母未訓練小孩透過抉擇來設定界限及自我負責,過份依賴外在,奮力追求理想我,疏離真實我,忽略他人的存在,無法對他人發自內心的關懷及興趣,不確定自己生命的定位,因為無法建立界限,於是與他人築起高牆,隨之而來是「界限疾病」,例如:氣喘、過敏、恐懼症、癌症…。

天生本能會告訴我們,誰值得信任?誰是該拒絕?如何保護及防衛自己?何時是積極?何時是退出?什麼是重要?舍掉那些無關緊要的部份?在關係中,自我與他人的界限常混淆了,故產生很多的問題,當你和對方感覺是一體,同時你們也是兩個獨立個體,你可以結合又分離,而且自我與對方的界限是明確清楚的。

《雜阿含經372》
佛陀告訴諸比丘:
「有四食資益眾生,令得往世攝受長養,何等為四?
一者,粗搏食,二者細觸食,三者意思食,四者識食」。
意思就是說,人的食物有物質及精神食物,來滋養我們的生命
物質食物:「粗搏食」,三餐飲食能滋養身體。
精神食物:「細觸」,感官的接觸。例如:看美景、聽音樂、身體接觸
「意思食」,是指意見思想的同化。
「識食」,是指深層的自我意識。

現今網路及信息四通八達「慎選信息」就如慎選食物一樣重要,何者為進?何者為出?選擇滋養生命的食物,避免傷害身心的毒物,自然就會有靈性覺悟、身心自在。

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,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(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)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,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、世界觀及情緒等。當面臨無法釐清的問題,如自我探索、生涯發展、人際關係、兩性情感、婚姻與家庭、親職教養等,或有情緒及心理上的問題時,核心轉化心理網的心理師可以協助您。

「核心轉化」的轉化過程是由內而外,藉由一系列簡單的、按部就班的練習,從表層探索至問題的根源,發現核心的本質,幫助我們改變想法、感覺、行為及反應,而且效果迅速。

歡迎您來電或利用線上諮詢功能與我們聯繫,核心轉化心理網祝福您。

推薦閱讀


留言回應


我要留言